防患于未然 我市举行消防演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我们信心更足。
黑龙江在洪涝灾害中受灾严重,总书记时时放心不下,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努力担当作为,奋力接续前行,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奋斗,继续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在国庆招待会现场,卢艳华难掩兴奋。向化藏族乡乡长田广林表示,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要求,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主题,搭建多元平台,开展各类活动,聚焦身边事、为民解难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把我们老百姓放在心上,让我心里感到热乎乎的。雄安新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作为赫哲族伊玛堪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她表示,未来将继续坚持守正创新,在传承民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用伊玛堪唱出人民的美好新生活和更加光明的未来。
40多个国家1953家企业参展,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超4800亿元……在广西南宁,不久前闭幕的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成果丰硕。现场聆听总书记重要讲话,我感到十分荣幸。新市场带动进出口快速增长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张新亮介绍,十年来,河南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共建国家贸易合作日益深化、成果丰硕,随着新兴市场的开拓,全省外贸韧劲更强,抗风险能力提升,为稳住全省外贸基本盘作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河南对外开放发展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果?9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河南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进行了集中解答。●在《全国省级文化和旅游新媒体国际传播影响力指数报告》中,河南连续五次获得YouTube传播影响力指数全国第一。四条丝路擦亮河南开放品牌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河南的四条丝路是创新举措,更是最闪亮的开放品牌。陆上丝路越跑越快●我省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推动中欧班列(中豫号)形成欧洲方向为主,中亚、东盟方向为辅,21个境外直达站点、8个出入境口岸的国际物流网络,境外网络覆盖欧亚40个国家140余座城市。
●2022年全省对俄罗斯、印度进出口占全省总额的比重为2.6%、2.1%,分别提高1.1个和0.6个百分点。●郑州机场年货运量由25.6万吨提升至70.5万吨,连续3年居全国第6位,其中国际地区货运量连续6年居全国第5位。
中原人文联通一带一路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不断的创新发展,推动峄城区石榴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助力果农增产增收。新华社记者 邵鲁文 摄目前,这里保存的石榴种质总数达到432份,包括随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的1000余株石榴太空幼苗、辐射幼苗、杂交幼苗,用于科研人员进行品种选育等研究工作。《峄县志》中曾记载,其阳多榴,味甘,久藏不腐,贾数千里,居人世擅其利。
行走在榴园镇,绿山环绕间,一棵棵石榴树连片成荫,一眼望不到头。当地群众除种植石榴外,有的从事盆景盆栽制作,有的加工石榴茶、石榴蜂蜜,有的发展农家乐及民宿旅游。枣庄市峄城区地处山东南部,东临沂蒙山区,西濒微山湖畔,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9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枣庄考察时来到位于峄城区的冠世榴园石榴种质资源库,察看石榴树种,了解当地石榴种植历史、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产业发展情况,并来到石榴种植园中向老乡们询问今年石榴种植、收获和收入情况。
全区已有石榴深加工龙头企业15家,石榴饮品国内市场占有率60%以上。2022年,峄城区石榴产业总产值达29.3亿元。
二是盆景闻名,由石榴种植延伸而来的石榴盆景,在峄城每年可以销售20多万盆,是国内主要石榴盆景制作销售基地。通过发展石榴产业,石榴产区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元。
近日,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石榴园拍摄的石榴。近日,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万景园盆景基地拍摄的石榴盆景。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2010年由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峄城区建成了中华石榴文化博览园,主要开展石榴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创新利用、科研成果转化。近日拍摄的位于中华石榴文化博览园内的中国石榴博物馆。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如今,枣庄峄城区是国内七大石榴主产区之一,石榴连片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石榴约5000万公斤。峄城石榴有三大优势:一是古树多,目前100年以上树龄的石榴树有2万余棵,是国内集中连片的石榴古树群。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当前,枣庄峄城区把发展石榴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抓手,不断拉长石榴产业链条,丰富石榴深加工产品品类。记者:邵鲁文、邵琨视觉 | 编辑:张爱芳、郝晓静新华社国内部、山东分社联合出品。
石榴树苍劲古朴,千姿百态,自然成景。正是金秋丰收时节,硕大的石榴缀满枝头,果农来回穿梭在树木间,手持剪刀忙着采收。
近日,无人机航拍的枣庄市峄城区石榴园画面。由于土层深厚,加上常年气候温和,雨量集中,这里适宜石榴的生长、发育,且有着上千年的种植历史。
三是交易活跃,峄城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榴集散地,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在峄城,有6200多户、2万余名农民从事石榴种植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如今,枣庄峄城区是国内七大石榴主产区之一,石榴连片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石榴约5000万公斤。不断的创新发展,推动峄城区石榴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助力果农增产增收。
正是金秋丰收时节,硕大的石榴缀满枝头,果农来回穿梭在树木间,手持剪刀忙着采收。二是盆景闻名,由石榴种植延伸而来的石榴盆景,在峄城每年可以销售20多万盆,是国内主要石榴盆景制作销售基地。
近日,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万景园盆景基地拍摄的石榴盆景。近日,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石榴园拍摄的石榴。
由于土层深厚,加上常年气候温和,雨量集中,这里适宜石榴的生长、发育,且有着上千年的种植历史。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当前,枣庄峄城区把发展石榴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抓手,不断拉长石榴产业链条,丰富石榴深加工产品品类。
近日,无人机航拍的枣庄市峄城区石榴园画面。当地群众除种植石榴外,有的从事盆景盆栽制作,有的加工石榴茶、石榴蜂蜜,有的发展农家乐及民宿旅游。通过发展石榴产业,石榴产区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元。全区已有石榴深加工龙头企业15家,石榴饮品国内市场占有率60%以上。
三是交易活跃,峄城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榴集散地,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2022年,峄城区石榴产业总产值达29.3亿元。
在峄城,有6200多户、2万余名农民从事石榴种植。石榴树苍劲古朴,千姿百态,自然成景。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2010年由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峄城区建成了中华石榴文化博览园,主要开展石榴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创新利用、科研成果转化。枣庄市峄城区地处山东南部,东临沂蒙山区,西濒微山湖畔,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